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

时间:2024-05-23 14:13:22
【热】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

【热】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

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,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,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。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1

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历史上的真实故事。影片以一个上学的小男孩在讲台上讲述“心目中的英雄”开头,而这个英雄,正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八公。八公是一只秋田犬,1924年,他在火车站迷路了,教授帕克(真实故事中是上野秀三郎)发现了他,带着他四处寻找主人。未果,只能将他寄养在家里。虽然妻子极力反对,但经过磨合,她还是同意让他成为家中的一员。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下,小犬八公快乐地成长着,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。多少个寂静的清晨,八公送教授去火车站乘车上班;多少个风雨的夜晚,八公守候在车站对面等待教授回家。随着时光流逝,周围的人们都认识了八公,他们都像老朋友一样热情地和八公打招呼。然而有一天,八公突然一反常态不肯出门,不停地冲教授叫。也许是动物对未来有预知能力,他知道主人将会遭遇不测,所以才尽量拖延时间想让主人留下。教授却没有领会到这一点,还是出门上班了。悲剧还是发生了,就在那一天教授上课时,突然心脏病发作,一头栽在了讲台上,回天乏术。后来,教授的女儿带走了八公,希望八公能和她好好生活。然而,八公却一次次从家里逃出来,去到原来的房子。可那里,已物是人非。后来,八公去了教授下班的车站广场,像一位守护神,久久地,久 ……此处隐藏11884个字……样一个故事,宁愿没有这样一条名叫“八公”的小狗。正因,“八公”在寒风呼啸、雪花纷飞的寒夜垂垂老矣、孤独等待的身影太令人心酸了。大家也许不知道,十年,对于一只狗来讲,几乎就是一生的寿命。我坚信,“八公”是明明知道帕克教授再也不会从车站大门走出的,否则它也就不会在那天的清晨去做那从来不情愿的“叼球”游戏了。

明明知道无结果,为何还要用自己一生的代价,去坚守一个再也不可能的抚摸和拥抱?我想只有一个理由能够解释,“八公”把帕克教授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全部。帕克教授去世后,等待就成了“八公”的人生好处,它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帕克教授的爱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。

教授的女儿和“八公”是有共鸣的,“八公”时时刻刻想念帕克教授,女儿又何尝不是在日夜思念父亲呢。爱有时意味着放手,她爱“八公”,她看懂了“八公”那望向远方的眼神,因此她忍痛和“八公”说再见,放它回车站。是啊,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一生的期望相比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。

十年岁月,教授夫人重回旧地,看到已经步履蹒跚的“八公”仍在孤独等待的一幕时,她的心都要碎了。夫人拥抱老迈的“八公”,一如其年幼时一样亲切的称它为“好孩子”。夫人哭泣着问“八公”,“你会病的,你还在等他吗?”。此时此刻,所有观众的心也都要碎了,泪水模糊了每一个人的双眼。

“八公”走了,生命的最后一刻,它最后等到了离别十年之久的教授。虽然只是幻觉,但观众再次泪流满面的同时,又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。期盼完美的事物终有一日会实现,这正是人性的光辉所在。

夜深了,流动的钢琴音符、低沉悠扬的大提琴,声声沁入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,我起身望向窗外,城市的灯光黯淡,我依稀看见了“八公”那坚守等待的身影。

爱,是忠诚与等待!

《【热】《忠犬八公》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